周公梦见祭。

人生没有意义,但如何摆脱虚无才是有意义的。

1998年本科毕业,顺利考上了研究生。那时候的我只是一个单纯的书虫,像高中生一样纯洁。我在清华这样的技校待了四年,僧多粥少。那姑娘仿佛是山脚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第一眼就脸红心跳。对我来说未来是什么“等我读完研究生再说”。反正我成绩还可以,不白学。天上掉馅饼,用我哥的话说。作为香港回归一周年,教育部将派出一批本科毕业生到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究生,以加强两地的教育科研交流。清华当然占了不少地方。部门里几个牛逼的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蛋糕就落到我头上了。这真是一个好蛋糕。我不需要考G,参加考试,拿全额奖学金。连学校和教育部都安排好了手续,我一分钱没花。后来,HKUST的联系人抱怨中国的工作效率和程序很繁琐。至于过程麻烦,我还是一无所知。

香港科技大学

我是这样糊里糊涂来到香港的。依山傍海的科大,美得像世外桃源,现代化的建筑让我们心旷神怡。当时一哥们说:“妈的,是用银子堆在荒山上的。这个物质条件对我来说足够了。”后来我知道那是亚洲最美的校园,但我没有怀疑。据说香港政府觉得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在受到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科技就是竞争力,所以下了狠心投资建这个学校,请学者。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一年的净利润。有组织的参观,教授的演讲,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鲜感和兴奋感渐渐淡去。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终于麻木了。由此可以推断,娶一个漂亮的老婆,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是没有意义的。教授大多是中国人,其中许多人来自台湾省和中国大陆。相反,香港人是少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北美的著名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为了高薪来到这里。他们的博士头衔总是和他们的名字、照片联系一辈子,哈佛、斯坦福之类的东西自然香。正教授一年能拿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能买辆车,比一般美国大学都高。知识真的很有价值,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向往。有一次和教授吃饭,谈到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觉得:“知识分子真的便宜到可耻的程度。”我们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然而,钱并不容易得到。很多老师三十出头,还没拿到教授职称。他们和学校只有几年的合同,其他学者不断申请。所以他们压力很大,比公司里的员工还要努力。既然自学很重要,培养学生的事情就往后推了。最近很多老师亲切的和我们说话,但是后来就不见了。过了很久,他们才认出我们。当然,研究生是有导师的。只要他们不找他,他就不会找我。下课了,有绝对的自由,那时候自由很舒服。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种苦闷,一种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一种是欲望得到满足。这种说法确实是部分事实。当我住在这个绝世美丽的地方时,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购物而不用担心付不出账单,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我的时间。前六个月,我发现自己的心情每况愈下。西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隐私保护发挥到了极致。进了宿舍,几乎感觉不到别人的存在。同一单元的人也有各自的卧室。大家进了房间,关上门隔离,没人不好意思敲门。刚来的时候认识的一群人,后来发现根本见不到了,好像消失了一样。住在一起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大叔。他们偶尔会说一两句话,但永远不会说太多。大家好像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做研究,忙得顾不上别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科研人员来说,如果他有明确的目标和兴趣,不再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于科研,那么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但当我长成一个眼神懵懂的小男孩时,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很难描述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我找不到人一起玩。我只是开了又关窗户,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还是觉得不舒服。我怀念我们在清华的危楼里你争我夺的日子,我怀念大家拿着一个篮球聚集在楼道里,却解决不了问题的日子。以孩子的心理进入一个成熟严谨的环境是一个考验。

经过多年功利教育的苦练,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完全被忽悠了。在我一次又一次顺利通过考试后,我终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通过这些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不停地让自己达到“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从来没有存在过,也没有发展过。没有一门课能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父母的微笑和人们的认可?每年拿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就是这样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生活是什么。他们与社会没有联系。二十出头,但是遇到女生就不自在,会解各种方程,却解不出自己的谜题。硕士博士之路指日可待,但我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走下去。这是我的追求吗?一个智商很好的人,努力了很多年才变成这样?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只是暴露得太晚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小哥哥小姐姐还是会面临的。我相信清华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当我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G 2***,拓6**,GPA 3。*,而且学校排名靠前**,好像几年的努力也只是为了几个数字,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出国。我不禁为他们担心。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对做研究没有真正的兴趣,却耗尽精力获得了一个出国做科研的机会,内心充满了掩饰不住的喜悦。他们甚至对生活没有真正的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了出国而出国,在告别家乡后,会迎来抑郁症的开始。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就去挣钱,争取30岁之间结婚买房。如果你跟一个香港人说你28岁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根本赚不到钱。留下来读博士的港生,都是真正喜欢做研究,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他们的认真让我们这群大陆学生变得薄情又快乐。

生活在香港

据说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其实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不算小,但是大部分都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圈都是加海而建的。亚热带气候,到处都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不能冷,夏天不能太热,没有明显的四季感。只是上半年天气有点潮湿。整天感觉湿漉漉的,北方人受不了。香港的交通非常发达。公共汽车从不拥挤,也很少有交通堵塞。但是香港的路比北京窄很多,车也不会少。布局和管理都比较好。看来北京要国际化还需要努力。这是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东西也不贵。电器和服装可能比北京便宜,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因为没有关税,他们肯定比大陆便宜。所以不用带很多衣服。够便宜了。然而,服务行业,如饮食和美发,涉及员工劳动和土地租金,比中国大陆贵几倍。可以随意往返深圳也是香港的一大优势。在香港留学的学生,一天可以轻松往返几次。他们一拿到香港的临时身份证,在护照上盖章,就可以自由出入。

经常有人问起香港影视明星,但是到了香港就觉得那些人只是打工仔,背后有更有影响力的老板。一旦大佬们不想赢了,明星们很快就会消失,新人会取而代之。看他们卖力的唱歌跳舞,其实是生存的需要,是商业社会里的绝对驱动力。香港的金融和信息服务业相当发达,在所谓的第一世界中也相当突出。信用卡,电信,互联网服务都可以很便宜的享受,所以有些人在香港呆久了再回来,但是不适应,主要是这些方面,当然还有其他系统等其他软件原因。

说到学校生活,物质条件比国内任何一所大学都好,甚至比美国的很多学校都好。香港的学生很少留校,所以周末学校很冷清。通常大陆学生享受学校的设备,巨大的机房和操场,舒适的游泳池,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学生宿舍条件不错,会做饭。自己做饭比在餐馆吃饭便宜,所以大陆学生很喜欢。他们经常在周末三五成群地吃饭。餐馆里既有中餐也有西餐。中餐主要是粤菜。忙的时候,营养是最重要的。如果味道不对,那就只能将就了。

目前香港的内地学生不多,总共四五百人。所有学校都有学生社团,是比较松散的组织,有一些交朋友的机会。周末会组织电影和舞蹈。当考试或论文临近时,没有人有心情参加活动。香港的学生很好相处。在成熟社会长大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比较好玩,不像有些大陆学生,经常高估自己的明天,把自己逼得很累。他们逐渐对内地感兴趣,虽然他们往往不知道湖南和四川,只知道秦始皇和毛泽东。只要你主动和他们交流,就能交到很多朋友。粤语不是障碍,很多人都能听普通话。而且粤语并不难学,一不小心就会进步很多。

关于工作机会

很多人最后都跳到了北美,大部分都继续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只是一个跳板。留在香港的机会不多,在进入香港的第一天知道这些会很有好处。有些人已经回到了祖国,我也是,所以在这里写了一篇文章。看到很多朋友问香港留学的事情。作为一个去过的人,我这样写。如果我能给这些朋友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会非常满意。

上次我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留学生版上,很多朋友给我回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自己的事情会对别人产生影响。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一篇文章不可能全部写完,所以我会写续集。好莱坞拍续集纯粹是为了赚钱,我什么都不要。万一ppmm看完他们找我,最爽了。把心里的一点点“龌龊”暴露出来,大家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聊了。

一切都是虚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不可避免地对生存更加紧张,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微笑,甚至说话的时候,似乎只有一个主题: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每次做一件事,我都会问自己:对我有好处吗?

坦白说,我刚到香港的时候就是这样。我只是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不确定,在其他地方漂泊,没有根也没有底。我会努力工作,绝不浪费我的任何精力,包括我的房子,车子,名誉,地位,漂亮的老婆。我想要一切。我想学习什么能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做什么对我最有利,直到我成功。

当时的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现在想这样骂自己。

数学指出,一个函数的最大值往往是在最不稳定的点上得到的,人追求极端会失去内心的平衡,所以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我很快就让我的功利心理走投无路了。我怀疑自己所学的东西,担心自己会变成书呆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平静身心的快感,每天都感觉大起大落。最后我去找了学生辅导员。我不想提愚蠢的抱怨,但我记得他留着胡子的脸微笑着,眼里闪着宽容和温柔。他告诉我,我很有趣。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坦率的学生。“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你有很好的怀疑。”然后我翻出圣经,给我读了几章。

一切都没有意义。其实是圣经里的话。那是我看到的最震撼的一句话,也是我后来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中国人很难理解,这对受功利教育熏陶,缺乏个性教育的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成绩,offer,学位,这样那样的福利,每天苦苦计算有什么意义?假设你突然死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世界会一样美丽,地球会一样快地旋转,太阳系每天都会改变它在宇宙中的位置。海还是海,浪还是浪,同样的花开花落,同样的潮起潮落。你爱的人可能会流泪,但你周围的人会在三个月后忘记你。那是一群曾经非常在乎自己对你的看法的人。如果上帝存在,在他眼里,你是一只多么可怜的小虫。在你短暂的一生中,在你最美好的青春里,你从未快乐过。你费尽心思聚集了一大堆与你内心无关的小事,只是因为你对未来没有信心。小心脏在接近灭绝的那一天还在发出那种愚蠢的声音,让你忙忙碌碌,忧心忡忡:我要,我要。世界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虫子。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来了,做着同样的事,涌动着同样的小心思,承受着同样的痛苦。然后上帝会感慨: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已经发生的还会再发生;已经做过的事还会再做。日光之下无新事。

历代,无人纪念;后人不会被后人纪念。

-旧约传道书

我不是在说教,当时的辅导员也不是在说教,而是让我立刻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物质追求的虚荣,内心的无知。看看资本主义的学生辅导,是不是比我们强很多?马哲帮助了我们什么?

别担心

“不要担心明天。天上的鸟不播种也不收割,但上帝还是要喂养它们。田野里的百合从来不担心能不能开花,它却自然绽放,比所罗门王冠上的珍珠还要美丽。你呢?你在担心什么?人比鸟和百合值钱多了。上帝会抛弃你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等美国offer的时候,经常梦到自己收到了一个牛校的offer,兴奋得睡不着觉,更郁闷,感觉“希望醉了以后再也不要醒过来。”大家听到这样的故事都不会太惊讶,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中的升官了。那些得到工作机会的人去海外时,往往不得不经历更多醒着的时间。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活如此美好,连鸟儿和野花都可以享受上天的恩赐,而这些思维超前的聪明人却让自己的思维显得压抑而叹息。

经常感叹西方人笑得那么真实,那么发自内心,讨论起来就归结为他们更富有,社会更发达。但我不认为这是原因。原因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鸟和野花,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智障。他们比较天真,相信万能的上帝永远不会抛弃他,所以很多问题可以少想,但是在团队里活得更顺畅,表现得更有凝聚力,因为过度的自私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很快就能做出一个微软,一个戴尔,但是你可以看看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新浪,管理层。一年的地震比台湾省还多。这些年来,并没有真正冲出亚洲的野心。这不就是上帝带给西方人的好处吗?耶稣说相信我就能得救,不管这个神是不是虚拟的,但他其实填补了人性的一个巨大空白,人民的微软证明了他的存在,就像电脑的虚拟内存一样。虽然是虚拟的,但其实作用巨大。中国的学生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神是否存在,更私底下怀疑他能给我带来好处吗?其实中国人除了利益什么都不信。自古八股考,读书是为了利益。所以大家每天都活在害怕没有利益的忧郁中,想靠自己的小思维在庞大的世界体系中谋取利益。上帝忍着眼泪转过身去。

思维无助

我不提倡虚无,虽然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尽力指出了物质追求的虚荣。

正如萨特所认为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如何摆脱虚无才是有意义的。王朔的意义在于粉碎那些毫无意义的虚假升华,伍迪·艾伦的意义在于不断指出人生的荒谬。如果一切都那么可笑,我们该如何面对一天24小时?但活着就是这么简单,只是一个过程,简单而自然地发生,以至于任何干扰和关注都是不必要的。像鸟儿飞过天空,野花悄然绽放。你现在能叫什么吗?你能拥有任何东西吗?一切的意义,只在流动的时间之河。就像火,哪个燃烧的过程叫火,一旦过程停止,火就不存在了。人的思维在起作用。这是一个双方面的事情。它并不总是给我们带来好处,尽管我们对此很有信心。思维在很多情况下严重干扰了自然的生命过程。是在思考单一状态好不好,值不值得,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很快变得不快乐,不稳定,再也享受不到自然的快乐。就像被拍的人,表情一下子不自然。恐怖片里的鬼可能永远不会出现,但是人开始颤抖,只是被自己的思维折磨。学计算机的朋友一定知道操作系统挂一个进程是什么意思。人的愚蠢思维,为什么记忆常驻?它长期运行后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什么不在必要的时候挂起来享受生活的自然呢?知道这些会改变你的人生,思考会让你陷入矛盾,很多时候是多余的。用心甚至用毛孔去感受就够了。当你停止判断、辨别、比较和权衡的时候,你就会立刻和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时候,还要考虑什么?“这里有真实的意义,但是我想争辩的时候却忘记了我的话”,甚至文字都是多余的,因为文字来源于思考。佛陀的微笑和若有所思的表情,虽然静静地坐着,却仿佛跃过了世间的一切。他坐在那个生命的根基上,没有不和谐的痕迹。

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去海边听听深深的海浪声,坐下来看夕阳西下。这将是我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太阳没下山,夕阳渐渐淡去,海浪依然轻轻拍打着海岸,窗帘的颜色从四面八方将我包围。在沉默中,我会在心中升起,感受到永恒的力量。它在紧紧地拥抱我,世间万物都像我一样温柔,我也会被拥抱。因为这种力量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我是它的礼物。我的灵魂从未像那时那样蓬勃,我的心从未像那时那样宁静和谐。我不用区分那种力量,是上帝,是上天,还是老子说的。这有什么关系?分辨只是思维经常做的一件蠢事。所有人的内心都是一样的,所以我相信所有人都有那种和谐的状态,就像收音机有那个频道,只是太多人没有调到。太阳,大海,清风明月,鸟语花香,无穷无尽的物种是如此伟大的礼物,我们只能在断断续续的生活中感受到,但太多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可怜的脑细胞,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可怜的CPU,一直在做狭隘的计算和判断,所以纠结了很久只看到了85分和90分的区别,月薪5000元和年薪654.38+万的区别,牛校和烂校的区别。于是,“郁闷”、“无耻”、“倒霉”、“不开心”、“急”这些词开始充斥口腔,就像一台坏掉的电脑的错误提示。

本来没打算多写了。刨根问底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这无异于让涉猎广泛的学生再次怀疑自己,徒增烦恼。还不如每天多说点搞笑的话,多笑一点。前不久遇到一个北大的女生,说我前面介绍香港的文字很实用,后面的文章越来越看不懂。可以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和我一样思考这些问题,尤其是女生。哪怕一天说几句“挺好的”“好温暖”,他们也会过得很好。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个女哲学家。然而,这个我素未谋面的北大学弟,却在等我的续集。谢谢你,xmdl。我不想让你失望。这篇文章是为你写的。

我们看的文件里提到的那个女生问我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就像在小地方呆久了的人出来看海一样,这个收获很大。于是我渐渐学会了真正的谦虚,越来越承认我能理解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我脑子外面空间太大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有太多的自负,每天都在做着或多或少的傻事,争论着盲人摸象。

我觉得清华北大很多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来源于图书馆里的人文书籍,因为喜欢看书的学生大多都是把书搬回去那里看的。但那些书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的,基本都是被马一刀阉割过的太监式的书。我不怕得罪人。怎么阉割?比如“总的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的,有错误的世界观,被统治阶级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广大群众……”从此你知道了这一点,读释迦牟尼、耶稣、老庄就觉得自己是太监。红色时代,佩剑所向披靡,从孔子到孙中山,从曾国藩到蒋介石,没几个能逃脱的,因为有“阶级局限性”。

但是到了香港,看到很多台湾省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不像太监,甚至不如马的书阳刚,能让人忘了吃饭。唉,他们被阉割了。这些都是我之前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我立刻知道我应该谦虚。人总是被他的经历和环境所限制,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选择性的限制和孤立。

至于耶稣,在我们看来,他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妻子,没有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只是到处去帮助受苦的人。他总是用备用的眼睛看外面的世界,因为他也去过更高维度。

庄子依然是中国最浪漫最自由的人。他是超脱的代名词,他也是高维空间的蚂蚁。

阅读它们,从另一个维度体验智慧的震撼。虽然你不一定能改变无奈的现实,但你可以深刻地改变自己。虽然你无法摆脱沉重的身体,仍然生活在飞机上,没有选择,但你的心灵是自由的。你愿意提出你的想法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永远只能做自己。卢梭说,我对整个世界来说微不足道,但对我自己来说我就是一切。其实我们只对自己重要。如果我死了,三年后很少有人会保留我的记忆。如果我痛苦,很少有人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要让大家理解我的意识太难了。所以,我们要独立。活着就是做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寻求内心的完美与和谐,实现那句没有选择的话:我就是我。仅仅因为我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其他人。但是我们是受教育的,教育的目的是教我们忘记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的人,不是吗?从小学开始,我们应该评价三德,树立榜样,学习雷锋和赖宁。老师总是看到我们的坏习惯,“你这样的行为不可耻吗?”

上了大学,我们有多少自由?我们还是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的赢家。我们仍然生活在忘记自己标准的包围圈里。我们去论坛吧。好像大家口气都统一了,GRE 2400,拿了牛校的offer,签了某知名外企,找了ppmm,牛,羡慕,爽。历史到了21世纪,北大清华人只剩一张脸了,年年招人。

比较有意义吗?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主人,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较一切来寻找意义呢?为什么别人考G我也要考?为什么过不了2200我就要抑郁?为什么比尔盖茨成功了我还要学计算机?但是你和别人有多大的不同,在一些欲望的驱使下,有些不同是可以轻易忽略的吗?

崇拜有意义吗?明星需要那样被追捧吗?中国那个烂队需要这么多关注吗?

当我们把希望放进去的时候,他们赚了更多的钱,活得更嚣张,更让我们失望。我们在给有钱人献爱心,那么多的爱,为什么不给更多需要爱的人,为什么不给我们自己,我们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崇拜自己,爱自己,追求自己,关注自己的时候,我们都是明星。这样的盲从不会发生,嘘声也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