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陶文盗了哪些墓?

1.陶文盗走了许多坟墓。他在长安做官的时候,几乎盗走了关中所有的唐朝墓葬。

2、《新五代史·陶文传》:“陶在镇七年,唐墓之人,悉掘而取其宝。昭陵最固,陶循道而见,宫制美而不异于世。中间是右床,东西厢排着石床,床上的石信是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前世的书。钟、大王纸、墨水、字迹都像新的一样。陶接过来,传给百姓。唯干凌,风雨不可发。”

3、《旧五代史·陶文传》:“唐墓中者,悉也。”《紫同治简》也载,“花垣之贼陶文,聚众而下,唐帝之墓,几乎遍地。”多亏了奇怪的天象,甘陵才没有被盗。宋人程大昌在《考古汇编》中说“史差一点发唐陵,独不能近,附近有风雨。”也就是说,在挖掘甘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极其异常的天文现象,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怕遭报应的陶文被吓跑了。陶文对中国皇陵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它毁坏了。因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一致认为,陶文是中国盗墓史上最危险的盗墓者之一,他是千古罪人。

4.李世民死后,唐太宗将《兰亭序》等许多珍贵的书画名作作为随葬品带入昭陵。可笑的是,不识字的陶文从昭陵带了一批书画出来,但他看到的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而是镶在外面的华丽绸缎。他让手下撕掉上面所有的绸缎,把作品扔掉。历史学家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再也没有出现过,可能已经被陶文撕毁了。但令人不解的是,在陶文逐一登记的失窃宝物中,并没有这个帖子。后世学者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认为《兰亭序》在武则天的干陵,真是中华文化之大幸。事实上,陶文很有趣。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

5.与他相比,民国时期的孙殿英简直就是沧海一粟。首先,陶文没有理由为了军费开支而盗窃陵墓。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未知的好奇。第二,陶文偷了和以前一样多的坟墓。在他担任我国使节的七年中,他参观了18座唐朝皇帝的陵墓。第三:胆大但又怕鬼神。这篇文章是这个人最有趣的地方。当陶文盗墓时,他通常带领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在那个年代,盗墓挖墓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五代时期中国的社会虽然动荡,但在普通人心中却是不可原谅的。

6.可见此人是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盗墓,将被盗物品清单公之于众。他的勇气如此之大,是世界上所有盗墓贼的榜样。然而,即使是这么大胆的人,有时也会被鬼神论吓退。当陶文准备公开挖掘武则天的干陵墓时,突然狂风暴雨,迫使该项目不得不进行,不得不重新安排时间。但后来,每次他准备挖甘岭,都会遇到暴风雨天气。他的下属提醒他,这可能就是鬼神相护的原因。于是,那人终于觉得害怕了,再也不敢去挖甘岭了。

7.从史书记载的陶文的生平来看,这是一个狡猾多变的人物。他对改朝换代很开放,谁更厉害就看他了。但是,在动荡的年代,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古往今来死人层出不穷,但陶文不肯。

8、陶文的毁灭,其根源还是他没有掌握好度。他早年盗墓的恶名和蜕变的性格,注定是统治者不喜欢的。虽然他有大量的府库要管理,连后唐李的皇后刘都可以贿赂,但最后还是被后唐明朝的李思远给杀了。在当局眼里,他是一个天生反骨的人。今天你可以对抗后梁,明天你可以对抗我。今天你可以偷唐朝的墓,明天你就可以偷我的墓。这样的人在非常时期还是有一些利用价值的,在局势平定之后一定不能让他继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