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总是做噩梦,半夜被吓醒?
善于诱发做梦的因素,往往有以下几种:
(1)睡眠时的重量刺激。如果房间太冷,你会梦见自己在冰天雪地里,饿了会梦见吃到好吃的;最常见的梦是厕所到处都找不到,这是尿液堆积刺激膀胱诱发的。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中年人梦见一个恶人在他的喉咙里插了一根尖刺。后来找医生检查,发现是鼻咽癌早期。这不是梦的“预感效应”,而是他没有注意到的焦点的刺激诱导他做了这个梦。
(2)白天活动的残余。所谓“日思夜想”。比如德国的一个化学家,对苯的结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但他在梦里看到一条蛇紧紧抓着自己的尾巴,想出了苯环的结构式。例如,有些人总是在晚上拨错电话号码,因为他们白天给朋友打电话,而他们的朋友不在。
(3)既往精神创伤。在一部美国电影《爱德华医生》中,主人公看不到妻子两条平行的直线,经常梦见到处都有大小不一的眼睛。做这个噩梦的原因是他童年的一段痛苦经历。
所以,人类的梦并不神秘,不可理解。不仅如此,梦并不能补偿和调节人的精神。人在现实中失去的,想要的,往往在梦里得到补偿。比如成绩差的同学,可能会梦到自己成绩优秀,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虽然人们很少能从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但这至少是一种小小的精神满足。
当然,人的梦不可能总是愉快的,有的人还经常做噩梦。人经常做噩梦的根本原因是心理问题:因内心压抑、焦虑、抑郁、矛盾冲突或生活规律紊乱而引起的大脑皮层活动障碍。噩梦只是原因的一种表现。
为此,对于被噩梦困扰的人,提出以下建议:
1.打消对噩梦不必要的担心。科学家对梦和精神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果我们对平时正常健康的人做一个“快波睡眠捕捉实验”,只有受试者一开始会有慢波睡眠,一旦慢波相转变为快波相,就会被刺激醒来,持续3~5天,这样受试者就会精神错乱,临床表现类似精神分裂症(但病理机制不同),可以称之为“实验性精神病”,可以说明做梦与精神病完全没有关系。
2.睡觉前放松。睡前不要做过多的露营或看小说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不要回忆痛苦的往事。睡前喝一杯牛奶,听听音乐,有助于睡眠质量。
3.学会自我暗示,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要总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自责。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试着去适应生活。把痛苦的经历当做丰富的人生经历;想想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用更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4.生理疾病的根治。对于生理性疾病引起的噩梦,要及时治疗,不要随便吃药。
5.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上、家庭上、学校上的问题要积极及时解决,因为心理上的不愉快往往是做噩梦的最主要原因。比如用好的学习方法,和同学老师好好相处,会减少心理压力,减少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