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主题节选(名家小品4篇)

1,老舍《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农历新年(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开始。“拉起巴拉,冻死在西部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是,严冬一过,马上就是春天了,人们并没有因为寒冷而降低对春节和春节的热情。在腊八节,人们会在家里和寺庙里吃腊八粥。

这种特殊的粥是用来祭祖的,但仔细想想,这是农业社会的一种骄傲——这种粥是用各种大米、各种豆子、各种干果(杏仁、核桃、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葡萄干、菱角米...).这不是粥,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

腊八也会在这一天泡腊八蒜。这一天把蒜瓣放在高醋里,密封起来,过年吃饺子。到了年底,蒜泡的像玉一样,醋也有些辣的味道,让人想多吃饺子。在北京,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吃饺子。

从腊八开始,店主们加大了年货的采购力度,街上也增加了更多的摊位——那些卖春联、年画、蜂蜜用品、水仙花等的。只会在这个季节出现。这些赶年货的小摊,已经教孩子们心跳得很快了。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比平时复杂,有的只在腊月出现,比如卖宪法书、松枝、大麦、年糕等等。

有皇帝的时候,学童在腊月十九不上学,一月休年假。当孩子们为春节做准备时,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几乎是购买混合食品。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枣、榛子、栗子等)做成的。)拌蜜饯。普通的有皮,高级的没有皮——比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子。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碎的东西。即使他们没有饺子吃,他们也必须买混合食品。他们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买鞭炮,尤其是男生。第三件事恐怕是买玩具——风筝、空竹、口琴等。-还有年画。

孩子着急,大人紧张。他们必须为新年准备好他们吃的和喝的一切。他们还必须迅速为孩子们制作新鞋子和新衣服,以展示新的一年万象的新气象。

这几乎是23号庆祝新年的“彩排”。旧社会,人王家家户户一点起来就响鞭炮声,灶王爷的纸像随着鞭炮声被烧成灰烬,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前几天街上卖麦芽糖和糯米糖的人很多,糖的形状是长方形或者瓜形。按老话讲:灶王爷嘴上粘糖,上了天也不会向玉帝告发家里的坏事。现在,还是有卖糖的,但只供大家享用,不再拘泥于厨王之口。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会比较忙,转眼间新年就到了。除夕夜前,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进行一次大扫除,这就是所谓的大扫除。我们必须准备足够至少一个星期的肉、鸡、鱼、蔬菜和年糕——按照老习俗,大多数店主在五天门关门,直到正月初六。如果不准备接下来几天的食物,临时补充也不容易。

还有,旧社会,老母亲说除夕把该剪的都剪了不吉利,是为了把正月初一到初五的刀省下来。这是迷信的意思,但也说明我们真的是热爱和平的人,一岁连菜刀都不想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在抢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酒香肉香。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在门外贴上了红对联,在屋里贴上了各种年画。所有的房子整夜都亮着灯,枪炮夜以继日地发射。在外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会回家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但每个人都要熬夜。

大年初一的场景和除夕有很大不同:除夕夜,街上挤满了人;大年初一,所有的店家都挂起了木板,昨夜燃放的鞭炮纸堆在门前,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在中午前出门拜访亲戚朋友。女人在家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还有许多寺庙开放供人参观。小贩们在寺庙外摆摊,卖茶叶、食物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寺、南城的火神庙(长殿)最为著名。然而,寺庙开放后的头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仍然忙于庆祝彼此的新年,没有时间和。

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庙会开始美丽起来,孩子们特别热情地去参观,为的是看看城外的野趣,骑驴,买那些过年特有的玩具。白云寺外的广场上有嚣张的赛车;在旧时代,据说有骆驼比赛。这些比赛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子、马和骑手的优美姿势和技巧。

大多数商店在六月初六开门,燃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晨,整个城市的炮声不断。虽然张已经开张了,但是除了卖食品和其他重要日用品的商店之外,大家都不是很忙。店里的伙计们可以轮流参观寺庙,天桥,去看歌剧。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是元宵节(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热闹,却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天上的明月。元旦体面。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都穿着新衣服,但还不够漂亮。元宵节,到处挂着灯笼,整条街就像一场喜事,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百灯挂在著名老店,有的全是玻璃,有的全是牛角,有的是纱灯;有的五颜六色,有的全是画红楼梦或者水浒传的全部故事。?

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广告;灯一挂,谁都可以逛店;晚上在灯光下点蜡烛,看的人多了。这个广告不低俗。干果店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七杂八的生意,所以经常会做各种冰灯,或者用麦苗做一两条青龙来吸引顾客。

广场上除了挂灯,还有花。城隍庙里点着一个火刑法官,火舌从法官泥塑的口、耳、鼻、眼中吐出。在公园里挂起天灯,像巨星一样飞向天空。

男女出来踩月亮,看灯,看烟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堪,一动不动。旧社会女性不轻易出门,元宵节可以获得一些自由。

孩子买各种烟花来燃放,就算不跑到街上调皮捣蛋,在家里照样可以玩声光。家里也有灯:灯笼——电影原著——宫灯,各种纸灯笼,还有纱灯笼,里面有小铃铛,到时候会叮当作响。大家也一定要吃汤圆。这的确是一个美好而快乐的日子。

眨眼间,我们到达了残光寺。学生要上学,成年人照常上班。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腊月和正月是农村社会大家最清闲的时候,猪、牛、羊等。也都在长大,所以大家一年的辛苦都要杀猪宰羊。元宵节过后,天气转暖,大家又去上班了。北京虽然是城市,但也和农村社会一起过年,太热闹了。

旧社会,过年离不开迷信。除夕夜的腊八粥、关东糖、饺子都要先供奉给佛祖,然后人们才能享用。在除夕夜遇见上帝;在新年的第二天,财神将被牺牲,并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会去财神庙借纸元宝烧香。在第一个月的第八天,老人应该是幸运的,祈求他们长寿。

所以当时最大的浪费就是买蜡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我们可以把这笔费用省下来,用在有用的地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孩子只为过年高兴,不受那种迷信的影响。他们只有高兴,没有害怕——害怕神和鬼。也许,春节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但它是多么的清醒和健康。在过去,人们用鬼神的祝福来庆祝新年。现在大家的劳动结束了,大家要开开心心的过年。

2、《过年的味道》作者:周友斌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的空气充满了节日的味道。还不到腊月二十三,全村已经有了浓浓的过年味,年剧、社火、锣鼓喧天。偶尔有“二踢”或清脆的爆竹声。卖烟花或者刚买烟花的人都在试鞭炮。年底的时候,村里的空气里弥漫着烟花的火药味。

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空气里都含有灶糖的甜味。农历腊月二十三,农历新年过后,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会在这一天向玉帝“述职”,在这一天的晚上会向灶王爷献上灶王爷的糖果,以求让灶王爷嘴甜,“说上天的好话”。当然名义上是甜厨神,其实都是甜孩子的嘴。

在我的记忆里,过年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煎、煮的浓烈香味。我们有二十五个磨豆腐,二十六个切肉,二十七个杀鸡,二十八把面粉,二十九个馒头。在除夕的早上,我们必须安排饺子。蒸年糕的香味,炸油和食物的香味,煮白肉的香味,剁肉的声音,从家家户户不断传来...

大年初一凌晨醒来,祭祀别人的鞭炮声已经零星响起。睁开眼睛,感觉一切都是崭新的。有新房子,新年画,新窗花...还有抬头就能看到的春联,比如“抬头见福”“卧在福地”。因为春节的到来,你每天看到的一切似乎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在你眼里都变得美好。晚上睡觉脱下来的旧衣服被我妈打包到一个找不到的地方。每个人的新衣服都整齐地放在枕头上,我们可以闻到新棉布的淡淡香味。这一切都是我们睡着后,妈妈放好的。

祭祀是新年的第一件事。香火已点,满屋清香。母亲用肃穆的眼神告诫大家,不准笑,不准大声说话,整个家庭的气氛肃穆而凝重。先祭天地,再祭财神,再祭灶神,最后祭祖。

当然,祭天的地方是最宏伟的。院内将设一桌,香火燃至五尺。各种各样的贡品会放在上面:一点肉,干果,蒸饺,刚出锅的蒸饺...会有鸡鸭鱼肉,黄表,纸钱在烧,我妈一边祈祷一边用棍子搅,零星能听到。

祭祀仪式中,男生们开始放鞭炮,自己的鞭炮与由远及近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将新年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3.追忆春节(2月25日刊于《莆田华侨城时报·呼兰文远》)

作者:徐怀忠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节日。春节前有各种庆祝春节的茶会。元宵节前后,还有一个拜老,时间很长。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丰富,节日气氛极其浓厚。它凝聚着吉祥祥和的文化底蕴,积淀着深厚的亲情,是中国“和”文化的生动展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男女老少喜气洋洋,鞭炮齐鸣,是春节气氛的热烈传播和播撒。

今年春节,外地的儿孙来荣成过年,热闹非凡。大年初五过后,他们都回去了。父母想留下来,但因为上班重要,只好放弃。从中我体会到了父母去世前的心情:那时候我在外地工作,很少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也回家享受过火炉的喜悦,而且都是只呆几天。临走前,我妈总是唠叨:不知道你买的票都买了没有,要不我再留你两天。

如今父母早已过世,与家人团聚过年,体会当年长辈的感受。每到春节,我都会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在家过年的场景。虽然我爸妈那时候经济不宽裕,但他们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过个好年,添新衣服,给压岁钱,做青菜。能不能过个好年,似乎成了衡量父母能力的标准。吃好,玩好,穿好,都是吉利话。只有在这个节日里,才能充分营造和谐的气氛,它融合了各种怀旧、亲情、亲情的感情。春节可以说是一个亲情节。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春节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中也更有新意。但是,也有人在响到外国的“情人节”。也希望中国有自己的“情人节”,比如元宵节或者七夕作为自己的“情人节”。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北宋著名诗人秦观在古典诗词中写道:“云何灵动,飞星传怨,银汉皆暗。”在秋露秋意的第七天,该见面的见面了,多是世间的那些在一起的人,而是容颜夫妻。/柔情似水,礼如梦,愿顾桥归路。两情若久,早晚在。”(《鹊桥仙》)

元宵节看花灯、游花灯是春节的一项情感活动。去年元宵节(即元宵)和一家即将定居异国他乡的亲戚在河边餐厅聚会。窗外,明月当空,烟花在空中开。俗话说:“云遮中秋月,雨打元宵”,但今年的元宵节却是如此的璀璨。真的是:“明年去河底我静静想,月色如水。”一起来看月亮的人在哪里?景色依稀像去年。“突然在喜悦中,我感到一丝阴郁。想象:最近重读《红楼梦》,觉得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人物流露出来的悲情写在最能体现荣华富贵或欣赏美景的场合。

比如贾妃回省里过元宵节。当时大观园已经建成,园内香烟缭绕,花花绿绿,不能用祥和、富贵、浪漫来形容。然而,贾妃袁春在会见贾母等亲属时,只是抽泣哭泣,其他人则“沉默不语”过了半天,贾强颜欢笑,安慰老奶奶和丈夫:“那天我被送到那黑幕里,今天回家歇一会儿。我没有说笑,而是哭了。后来走了也不知道要来多久!”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哽咽了。

作者写过很多次“哭”字和“泪如雨下”字的悲伤,那是最辉煌的时候。再比如“贾政关于打哑谜的伤心话”。这一次,写的是宝钗的生日、演戏和猜灯谜。贾政在欢庆中,看到贾妃做的“鞭炮”和别人的“风筝”、“海灯”等灯谜,有不祥之兆。在他心里,他感到“更加无聊和悲哀”这样的东西不愧为《红楼梦》作者的杰作。这并不是说“快乐”就一定是“悲伤”,而是写人的“真情实感”才是最感人的。

回忆春节,享受“爱”的元素。虽然电视上有一句广告语:“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但也说明了做一个有感情的人的重要性。另一种方式是:老人更深情。这可以说是老年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就像冰心奶奶这种大作家,越老越有“爱”。她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老人们和家人怀着刻骨铭心的感情欢度春节:亲情、乡情、骨肉交织。回忆春节就像吃莆田橄榄,吃了更甜,也像喝观音茶,喝了更香更回味无穷。

4、《在省城过年》

作者:叶欣

以前在上海的小巷里开开心心地迎接春节,口袋里攥着大人很少给的压岁钱,想着过年了去书店选本什么样的好书,心里充满了憧憬,于是更开心了,点起一个又一个小鞭炮,声音在天空中脆脆的。然而,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随着新年的到来,家里大大小小的无数张车票。

买油票,买肉票,买衣服票,买豆腐票。临近过年的时候,要么增加门票,要么宣布同样的门票可以买两倍的食物,尤其是糖票,肯定是增量。为了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发年票,制作瓜子、花生、金针、木耳等一整套过年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小吃和调料,让大家都过个好年。

在插队的山寨里也期待过春节。进入腊月,农活闲了,就去看看山里的村民是怎么准备过年的。富裕的家庭请了猪屠夫来宰杀年猪,但在除夕夜,他们总是到街上买几斤肉尝一尝。空旷的山野还会时不时地响起一声两声鞭炮声,伴随着农民的唢呐,给春节带来一点欢乐。

然而,对我来说,最难忘的还是在省城的春节。

从1969开始,我家从偏僻的猫跳沟水电站搬到了省会贵阳,住在风景秀丽的黔灵山脚下的石坡楼里。虽然生活中还是会有各种不如意,比如高楼的自来水经常要等到半夜才能接水,比如老婆的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出差,但是日子已经平静下来了,我可以放心地守护老婆孩子和黔灵山的美景。从《蹉跎岁月》开始,觉醒大地上的小说、爱情变奏曲、家教小说一个接一个地写,反映农村生活的《基石》、《拔河》、《新酒》、《私生子》都写了。

因为农村题材,我经常去贵州的农村,黔南、黔北、修文、息烽、开阳的十几个县,插队的时候就熟悉了。我知道,那些年经常为吃穿发愁的偏远农村,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变得更好了。他们可以吃白米饭,穿上一两件新衣服。

他们在自己的房间里挂了一幅邓小平的画像,并真诚地祝愿邓叔叔健康长寿。可能是第一波农村改革有了效果,省城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那个发门票的年代,贵阳人经常抱怨他们家去年国庆一直到今年五一都没买过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肉票取消了,菜场里全是肉,其他副食也琳琅满目。人们已经在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那年大年三十,我刚写完一篇中篇小说,推开窗户,走到阳台上。山城的灯光跃入我的眼帘,壮丽的汉朝夜景就像一幅画卷。仿佛约好了似的,鞭炮声在省城这里那里此起彼伏,然后所有的鞭炮声在省城各处响起。在一阵突如其来的鸣响中,烟火跃入夜空,烟火忽远忽近地闪烁着,还有娃娃们欢乐的叫喊声:

“过年了,过年了!”

真的是过年的快乐,真的是过年的快乐。

鞭炮声中,家家户户三五成群。鞭炮声伴随着央视春晚的音乐。随着鞭炮声,人们送走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充满祈祷和祝福的新的一年。

那年在省会过年,1983的春节,几乎没有停止过突然响起的鞭炮声,以至于央视在《新闻联播》中报道贵阳的鞭炮销量最大。在南门外的街道上,仅除夕夜一天,一整条街都布满了红色的烟花爆竹碎片,清洁工人不得不加班加点清扫街道。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被播出了?

在嘈杂的鞭炮声中,不可能在整个休息日写点什么。但是,我心里完全明白,明白人们过年的心理,明白人们终于过上好日子的喜悦,明白“旧年拆鞭炮”,这样下一年才会更好。

这是20多年前,在省城过年。

扩展信息散文是一种叙事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和灵活的写作风格。“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时期(65438+976年2月-165438+984年10月)。

辞海认为,中国自六朝以来,为了区分韵文和骈文,凡是不押韵或不重排偶对的散文文章(包括历史典籍),统称为“散文”。然后是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从广义到狭义发生了变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