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挖大竹竿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守城的时候要上城墙打仗?

为什么守城的时候要上城墙打仗?

在一些古装战争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攻城战的情节。在这些战斗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攻城一方的士兵在城墙上架起十几米长的梯子,通过梯子攻城。比如老版本的《三国演义》,无论哪一场战役,只要有攻城战的场景,就会有这种类似于普通木梯的攻城梯。有网友看到这一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守城的士兵,为什么不干脆推倒梯子,而是铤而走险,与对方肉搏呢?事实上,这类影视作品中的攻城场面并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很多电影电视剧出于成本考虑,在拍摄这些画面时往往会简化细节。

首先,这些战争场景中的攻城梯并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天梯”。这种攻城梯的原型应该是来源于一种叫做“飞天梯”的攻城武器。关于飞天梯的记载很多。这里,我们使用通用代码中的记录。飞梯顶部两端安装有类似滑轮的工具。士兵手持飞梯靠近墙壁后,可以快速将滑轮沿墙壁向上推,节省了安装飞梯的时间。同时,放置飞梯后,顶部的滑轮也可以直接卡在城垛边缘。梯子和士兵的重量加在一起后,守城的士兵不占优势。与飞天梯类似,《通典》也记载了一种攻城器械,名为“竹飞天梯”。书中记载“竹梯为单杆,两边脚用于登城”。虽然竹梯是单杆的,和影视剧里的形象略有不同,但它们也是通过简单的踏板作为爬城工具。从相关描述来看,竹梯甚至比梯子的设计还要简单,可以算是普通木梯的放大版。

一些以冷兵器为题材的游戏,比如《中世纪全面战争II》、《骑杀》,和很多影视作品一样,也安排了攻城元素,其中也出现了类似飞天梯的攻城武器。不过玩过这两款游戏的玩家一定深有体会。如果单纯用天梯攻城,即使攻城方有数倍的人数优势,也有可能打GG。就算侥幸赢了,最后的战斗失利也一定会让人心疼。

游戏中如此,真实战场中也是如此。无论是飞天梯还是竹飞天梯,都过于依赖防御者的疏忽,不适合正面攻城。毕竟城守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同时可以在城墙上提前准备好各种器械,应对敌人的进攻。一旦进入正面对抗环节,使用这两种飞梯的攻城兵就是要抓捕的目标。

这种飞梯虽然会在前面挂一个钩子钩住城墙,而且重心在前面,但是不容易推下去。但是,只要有可能,守城还是会推倒这些飞梯的。

在中世纪2全面战争中,确实可以用扛梯子的炮灰部队消耗敌人的体力,或者用炮灰部队威慑对手在城墙上协同调动。但是在战场上,就不一样了。在古代,行军、攻城“第一”、野战“陷”都堪比“斩将举旗”的丰功伟绩,尤其是“第一”。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执行这个任务的往往是有一定主动权的精锐部队,没有将军会随意消耗这些精锐的生命。所以飞天梯经常用于偷袭和协同作战。五代甘宁三年,云州之战,侯亮牛存节曾“派王彦在州西北夜埋伏勇士,坐船过城,爬楼梯”。

这里所说的“提梯登镫”的梯子应该是飞梯或者竹飞梯。之所以使用这种攻城器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云州有比较完整的护城河。在护城河被填平之前,重型攻城器械一时难以到达城门。最后,牛存杰选择在夜间偷袭云州,一击得手。可见飞天梯是一种强调速度和突然性的进攻武器。

除了飞天梯,还有一种攻城器械经常和它混淆:天梯。如太平毓兰称之为“飞天梯”,但其形制描述与上述不同,而通典也称之为“飞天梯”。这种攻城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墨子《公损》开篇就提到“公损盘是楚造梯之械,建成后必攻宋”。在《失传》中,“天梯”几乎是失传盘和楚王进攻宋朝的全部信心来源。最终墨子亲自在推演中击败了失落的阶级(鲁班),打消了他们的野心。

这种被寄予厚望的装备,自然不是几个士兵用手就能搓出来的结构简单的木梯。《墨子》中提到“梯子重,搬动起来很吃力”,可见梯子在其发明之初,是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攻城器械。

《通典》中有云:“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置双齿,齿有梯以察。一节的长度有两英尺和四英尺,两者相差三英尺。势微曲,互交检验,飞在云端一窥城池。城上有梯,首冠双辊护,枕于城上,名为飞梯。”

由此可见,至少到《通典》作者杜佑生活的唐德宗时期,当时的梯子已经基本成型,梯车既有便于移动的轮子,又有可以活动使用的辅助梯子。到了宋朝,鉴于守城的远程火力投射能力越来越强大,攻城梯的防护力再次加强,用生牛皮和泥土进行包裹防护。箭矢造成的伤害有限,无敌火攻对沾满泥巴的牛皮毫无作用。而且副梯与主梯的连接采用新型转轴折叠,节省了空间,减少了敌人在梯子展开前攻击副梯的机会。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天梯风格终于定型了。与飞天梯简单便携的特点不同,天梯是一种移动速度较慢但防护性更强的攻城器械。一般来说,梯子往往建得比城墙高很多。于是,进攻者由“向上进攻”变为“俯视”,敌人的箭矢威胁逐渐减弱。

同时,温和而坚固的辅助梯,给攻城部队更广阔的活动和前进空间。一旦他们成功进城,就不必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状态。这种需要依靠大量人力的重型攻城战,不是三两个守城的士兵能直接推动的。同时,在交战过程中,攻城部队一般会得到己方远程武器的支援,弓箭手依靠己方火力压制城内守军,为城内勇士创造机会。因此,如果守军不能摧毁天梯,一旦天梯逼近城墙,攻守双方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激烈的肉搏战。但随着军事战争技术的普及,尤其是雷霆万钧、火弩、尖木驴、瞭望塔等攻防武器的出现,攻城战也开始考验攻防双方的内部配合能力。天梯出来,几乎看不出谁会争前。反之,士兵挡水是正常的。

事实上,即使在战国时期,梯子也不是能消灭所有守军的武器。作为防御者,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极大地限制攻城方对天梯的使用。除了挖护城河限制天梯的接近,在一些重要的都城和城镇周围,人们还会提前砍伐树木,防止被敌人用来建造攻城器械。一般来说,这个圈的防御半径不是很绿,这意味着如果准备得当,敌人只能从至少30英里以外的地方建造和运输重梯。据《春秋战国时期攻城守城技术略论》记载,即使攻城战已经打响,只要敌军未能全面围城,守军就会储备一部分士兵在城外进行侦查和警戒。这些在外面游弋的机动部队也是攻城运输队的潜在威胁。

宋朝以后,对天梯和飞天梯的战术更加直接。城市守卫经常在靠近城墙的地方装备武器,比如长钉球棒、保险杠和绞盘。其中的撞杆和钉拍是专门用来对付天梯和飞梯的秘密武器。保险杠又叫撞车,是一种四轮车,看起来有点像攻城方用来攻打城门的攻城车,但却是一种专门用来防御城墙的车辆。一个日志ram被挂在碰撞的中间。为了增加冲击力,夯头会用生铁包裹。一旦发现敌梯逼近,守城的士兵就会用夯锤消灭逼近的入侵者。梯子外面虽然铺了牛皮土,但主体结构还是木头的,很难抵挡这一杆的冲击。一旦被击中,梯子就会被摧毁。

至于扣球球拍的用法,就更简单粗暴了。爬梯子的士兵往往在城垛下面,而尖刺球拍是挂在城垛前端,用钉子包裹的球拍。它的上端挂着一个铁环,套上绳子后可以当滚石无限回收。守城的士兵看到有人用梯子爬城,就直接把狼牙拍砸了,回荡在四周的狼牙拍就像是AOE的伤害制造者。面对这种依靠重力和铁钉杀敌的工具,任何护具和铁甲都没有防御能力。再加上连枷这种由农具改造而成的武器,飞天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也是为什么飞天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秘密使用或者合作使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