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题升华?
散文主题的升华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结尾。文字虽不多,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力量,发人深省,给人启发。著名散文家杨朔的《荔枝蜜》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描写了荔枝林,品尝了荔枝蜜,采访了养蜂人,在文章的最后,奇峰迭起,笔锋一转,从赞美蜜蜂,到深深地赞美勤劳、朴实、沉默的农民,最后以“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的文字,使文章焕然一新,主题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升华散文主题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只谈两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一种叫联想拓展,指出主题。
在散文创作中,有大量运用象征意义的名篇。像杨朔的《荔枝蜜》,这类作品都是用联想扩展的方法,在文末点出主题,将主题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比如贾平凹的《丑石》,作者先写到丑石的丑,再写到这块丑石是一块落石,有着非同一般的体验。它曾“补天,过热,在天空中闪光”,人们“仰望它,它给人以光明、向往和憧憬”。文末将仇氏的联想延伸到社会,他极力赞扬“不屈服于误解和孤独而生存的伟大”,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全新的升华。
联想的方法有:相似联想,比如茅盾对杨树的赞美,从杨树的朴实、坚韧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再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在解放斗争中不可或缺的朴实、坚韧、奋进的精神;接近联想,如袁鹰的《井冈翠竹》就是通过井冈山的竹子联想到井冈山的人;因果联想,比如彭景峰的《邮路梨花开》,联想到全国各条战线的人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阅读典型范例: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茶花傅、贾平凹的《丑时》。
写作训练实例:锁、草、石颂、蜡烛之德、粉笔之赞等。
一种叫“转身”和“点发展”。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大段大段地描写了洞庭湖的风光和人们看事物的不同感受。并以近乎常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和思想,几乎将读者带入一种云里雾里的境地。直到文章结尾,作者一反之前的情绪,打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慷慨激昂的话语,可谓为读者拨开迷雾,震撼世界,开辟新境界。这样,作者认为作品的主题隐藏在山顶,需要我们经过曲折才能得到。
当然,主题的升华首先得益于作者思想的升华。没有作者高尚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有升华的主题。只有站得高,看得远,克服各种混乱的观念或世俗的偏狭,才能写出让读者领略壮丽风光的优秀作品。
要升华作品的主题,还必须注意:首先是立意先写。构思散文,当以大局在胸。无论你如何描述事件或风景,你都必须牢记在心。没有事先的深思熟虑,是不可能锤炼出一个震撼人心又发人深省的主题的。二是注意铺垫。升华主题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仔细研究这些古今范文,我们不难发现,文末的点睛之笔,在于整篇文章都在画龙。有了文末的点睛之笔,整条龙才能腾飞,但其实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文末的点睛之笔。好像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画的钟馗都是关于小指的,全身所有的力气、姿势、眼神都集中在这个小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