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心理治疗指南(第五讲)

本节中的主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共情和反共情

本节简介

这节课主要讲解,什么是共情?什么是反移情?以及共情和反共情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另外,结合实际案例,当来访者产生共情时,咨询师能做些什么?这节课丰富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对共情和反共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你知道在咨询中如何应对和运用。

你会听到

思考作业

回想一下最近一两个月遇到的一些人,挑出一个第一次见面就让你很有感觉的。这种感觉可以是喜欢,也可以是不喜欢。然后想想ta的哪些特质让你对ta产生这些感觉(包括外貌或者行为)。ta的这些特点在你过去的经历中让你想起了谁?你和那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1

大家好,我是舒又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阅读《精神动力心理治疗简明指南》这本书。

在上一节中,我们了解了心理动力疗法中阻抗的来源,常见的防御机制,以及如何解释来访者的阻抗和防御。我们再来看看心理动力心理治疗的另一组核心概念:共情和反共情。

试想一下,当你遇到一个长相和长相有点像你的好朋友的人时,你是不是立刻就觉得和他很亲近,甚至在心里觉得他可能和你的朋友有一些相似的性格特征?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感同身受已经发生了。所以,所谓共情,简单来说就是你把自己对好朋友的感情和想法转移到这个新的人身上。

其实每个人都是通过重现过去关系中的重要情绪来构建现在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精神部分是由一个人对过去重要人物的回忆组成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人时,为了试图了解这个新的人,我们会在记忆中扫描,找到一些评价和比较这个新的人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最初来自于过去的朋友、亲人、爱人或敌人。

当我们观察人,和他们谈论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关系,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关系的表象,表象之下是对过去重要关系的记忆,就像皮肤下的肌肉和骨骼。换句话说,那些关于对与错的重要关系的记忆,已经成为人们整个内心人际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所有的关系中塑造共情,仿佛有一种心理需要,要重复过去,以控制那些情感上困难或痛苦的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强迫重复。因为心理发展总是包含着困难和痛苦,这种强迫性重复和移情的结果在人类的经验中无处不在。

比如一个女孩,因为各种原因,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婆家抚养。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就像一个“邮包”,在不同的照顾者之间流转。在她幼稚的头脑中,她无法理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她经历的是,当她想亲近别人的时候,总是被转手“抛弃”。所以在她心里形成了一个刻骨铭心的信念:没有人会一直爱我,当我接近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会抛弃我。

所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遇到了自己想要的男人。当她开始接近对方,建立亲密关系时,被抛弃的恐惧占据了她的身心,让她忐忑不安。所以每当男朋友想亲近她时,她都觉得自己无法回应他,因为她担心如果男朋友太容易得到,他可能很快就会甩了自己。所以每次男朋友主动热情的时候,她就变得很冷淡,故意推开。当这个过程一次又一次发生时,男友经历了冷漠和拒绝。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唯一在乎这段感情的人。最后他累了,选择了逃避,于是女孩又一次经历了“被抛弃”。

所以,不是不幸的过往经历让人不开心,而是过往经历让个体无法信任,而这种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况会破坏关系。

2

好了,刚才我们讲了共情为什么会产生,如何产生。我们继续说什么是心理动力心理治疗中的共情。又有哪些形式?

心理动力疗法中的共情是指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的情绪和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幼儿时期指向父母或照顾者的思想和情感转移给心理咨询师的状态。共情的形成和理解是辅导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媒介,是舞台,激活了诊室来访者的困难。事实上,正是这一过程将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与其他形式的治疗区分开来。同时,通过同理心,游客可以了解他们在过去经历了什么,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在此时此地继续存在。

移情有很多种形式。可以说,有多少来访者,就有多少种移情形式。对于来访者和治疗师的每一种组合,感同身受的体验都是独特而费力的。共情的表现包括: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强烈喜爱,或性欲;强烈的厌恶,甚至仇恨;贪得无厌的要求,或者声称顾问对他毫无帮助。对于很多新手心理咨询师来说,来访者的这种强烈情绪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不适。

那么当来访者产生共情时,心理咨询师应该如何进行共情工作呢?我用两个案例来说一下。

一位45岁的女士因长期与女同事关系紧张前来求助。她是小学老师,领导同事都是女的。她说她总觉得这些女人很骄傲,很霸道。在咨询的过程中,她往往是沉默和被动的,往往在咨询几分钟后,她会要求咨询师根据最近咨询中讨论的重要话题,建议谈些什么来指导这次咨询。但是后来,来访者开始抱怨咨询师很霸道,不能让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想说的话以前都没有说过。我感觉她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变得和她和其他女人的关系一模一样了。

辅导员对此进行了反思。她假设来访者因为潜意识的推动而创造了一种互动方式,咨询师也顺应了来访者的方式进行咨询。咨询师向来访者解释了这一点,并问她,除了在工作中,过去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她是否被其他专横的女性所支配。来访者马上回答说,这是她和母亲相处的主要方式。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开始了解自己。事实上,她试图在与所有女性的关系中创造这种局面,包括她的辅导员。

因此,共情工作的重点是,当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或感受时,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回忆过去的历史,同时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个人反应。

但是有的时候,来访者的共情并不是那么明确,这就需要咨询师根据经验去探索。所以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时刻关注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想法和感受,然后需要注意不要把患者的言论当成是针对心理咨询师本人的。这里也举个例子。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因为妻子怀孕期间越来越焦虑,前来咨询。当他的妻子临近预产期时,他开始谈论当她分娩时停止咨询。他说辅导员帮了他很多,现在能和妻子相处得很好,表示感谢和表扬。

但是咨询师看到这个男人还是被很多矛盾困扰着,对他的工作和感情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跟来访者说清楚,他有必要继续咨询。他对来访者说:“你说我给了你很多帮助,还表扬了我。请多告诉我一些。这个时候,你对我是什么感觉?你觉得我怎么样?”尤其是你知道之后,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一起做。"

来访者反映说,他感到非常生气,因为他认为顾问的问题太放肆了。他觉得咨询师不真实,有兴趣帮助他。他只想赚钱。然后辅导员指出,之前来访者不愿意表达这个想法。然后,我想知道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很多问题。然后来访者给出了一长串对辅导员的抱怨,伴随着很多之前隐藏的愤怒。后来经过更深入的咨询,发现来访者的共情反应来自于他暴力自私的父亲。

共情之后,还得说说反共情。反共情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既是障碍,也有助于理解来访者。那么具体应该如何使用反移情呢?

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先通过观察来访者自身微妙的情绪反应来注意到来访者的核心冲突问题,然后咨询师再通过自我分析来发掘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可能来自于心理咨询师的潜意识反映,也可能是来访者正在浮现的担忧,而这些担忧可能隐藏在来访者的语言行为或幻想背后。我可能不容易理解这一点,但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咨询室里,一个孤立无援的中年女老师正在用很冷漠的语气谈论她对同事的批评,然后她开始批评咨询师。她说:“我不想和你说话,你很疏离,我的谈话你都没认真听。”听到这样的批评,心理咨询师感到有些厌烦和愤怒,想为自己的工作辩护,但她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可能与来访者本身的感受有关。通过引导和分析,来访者将她的感受与她对家庭的情感疏离联系起来。她觉得不被爱、不被欣赏、不被批评,尤其是来自母亲的批评。

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将其加工成一个可能的窗口,以了解患者的经历。常见的是,心理咨询师的反应越强烈甚至越尴尬,越有可能反映来访者内心的一种关键的、隐藏的、矛盾的状态。

那么反同理心的具体形式有哪些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致反移情和互补反移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一致反移情?一致的反共情是指咨询师认同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比如上面这个案例,心理咨询师感觉受到了伤害和贬低,这是来访者常有的情绪状态。

互补反共情是什么?正是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抗拒这种痛苦和堕落的感觉,用批评和敌意进行反击,她就表现出了互补的反共情,即她选择了批判母亲的角色。

反同理心中有大量的情感力量。一个互补的反移情可能会削弱咨询师的善意和中立,导致来访者在咨询中重复过去的经历。比如上面的案例,面对来访者的批评,如果咨询师因为感到厌烦和愤怒而直接攻击来访者,可能会让来访者再次感到受到伤害。相反,如果反移情被用来塑造和传达解释,它可以成为最有利的治疗工具。下面举个例子具体说一下。

刚刚谈的那个中年女老师,感情疏离。在随后几个月的咨询中,她坚持认为所有男人都有暴力倾向,都会虐待女性。她永远不会结婚。她的情绪是愤怒和悲伤的,她还透露了自己经常被虐待的性幻想。顾问指出,来访者正在实现她的预言。她一直专注于一种被虐待的性观念,下意识的寻找那种一开始就放弃的男人。这个故事已经重复了无数遍。

听到心理咨询师的解释,来访者立刻勃然大怒,并攻击心理咨询师,说她的解释是诽谤。因为病人的野蛮攻击,心理咨询师感到很受伤。她很生气,隐隐有些内疚。她想也许她不应该说得这么直接。她也在想她是不是在攻击游客。

咨询师想了几分钟,然后告诉来访者,如此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性欲有多难。同时,因为她的敏感,她可能把心理咨询师体验成一个有魅力但又轻蔑的男人,邀请她进入亲密关系,然后虐待她。来访者同意了这个说法,也开始认同之前那个让她很生气的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能有后一种解释,是因为心理咨询师经历了既互补又一致的反移情。咨询师被来访者的愤怒、刻薄、伤害所激怒,其实是家长对患者挑剔、贴心的认可、包容和思考。对患者抑郁、无助、挫败感的体验的认同是一致的反应。这两个方面可以带来有益的解释。

来访者总是以微妙和明显的方式挫败心理咨询师,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心理咨询师知道来访者是如何被生活中的痛苦所困扰,从而将他们带入治疗。为了适应和处理反共情,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分裂功能。辅导员分两部分,一半负责反应和感知,诚实的自我观察,另一半专门负责理解反共情。

对于一个咨询师来说,关注并忍受患者的挑衅所引起的愤怒反应,避免在这种愤怒情绪的直接控制下攻击来访者,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心理动力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有些新手咨询师会跟我说,她最近瘦得很快,因为每次下班后都没有胃口吃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来访者的问题和困难,会引起心理咨询师自身潜意识和意识层面的欲望、恐惧和冲突。简单来说,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对自己没有深刻的认识,这种工作是真的做不好的。从弗洛伊德开始,他就要求所有的治疗师接受精神分析,因为他认为,患者在治疗中处理自己潜意识的过程会引发自我治疗师自身的共鸣和呼应,如果得不到认可和理解,就会破坏治疗师有效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一些咨询师工作几年后感到疲惫,或者会转行的原因。

如果能找到心理动力学的资深专家定期督导,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就更容易看出自己会陷入什么样的反共情困境。所以,对于成长中的咨询师来说,有自己的咨询师和主管为其保驾护航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这里有个问题让你思考一下:回想一下最近一两个月遇到的一些人,挑出一个第一次见面就让你很有感觉的。这种感觉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然后想想ta的哪些特质让你对ta产生这些感觉(包括外貌或者行为)。ta的这些特点在你过去的经历中让你想起了谁?你和那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今天到此为止。下节课见。

参赞:舒友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