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六国时的血腥屠杀:总人口损失三分之二。

这里记录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发生战争,都有那么多无辜的人被杀害。皇帝的宝座真的是建立在骨头上的!

中国的皇帝对反抗者和被征服的外国和民族的屠杀从来都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杀往往不局限于失败的叛军和被征服的外国、外国领导人、官员和军队,而是随意扩大范围,所以每一场战争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无辜者被杀害。记录皇军残暴屠杀无辜百姓的文字,千百年后读来依然血腥恐怖。

从古至今,诸侯之间战争频繁,强国吞并弱国,王室之间争夺皇位,外族入侵,不同规模的农民暴动...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频繁的战争。摧毁敌人的军事力量,占领对方的城市土地,是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交战双方的军队在拼死攻城的同时,必然会伤及无辜。在古代农耕社会,当对立双方处于长期的战争对峙状态时,一方面以战争的手段获取敌人的人口和土地,另一方面需要无情地消灭敌人的青壮年,以彻底摧毁对手的战争潜力。比如战国时期,胜利者通常采取“杀父杀兄,累子灭祖,移重器”的方法。征服者把屠杀人民作为削弱敌国实力的必要手段。

没有文字记载古代的人民是如何在战争中被屠杀的。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杀人的记录。《史记·吕忠廉邹杨列传》中说:秦国是一个弃礼献仇的国家。乔舟在《解集》中解释说,秦国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将爵位定为20级,根据军士在战斗中缴获的敌方人头数而定。因此,在赢得每一场战斗后,秦军杀死了被占领土上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成千上万的人因杀人有功而获得奖励。天下人都说秦国是一个献头立功的国家,大家都为此痛恨。

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杀死的人数不详,但《史记》中对战败国被斩首的士兵有一些记载。《史记·白王琦简列传》载:秦国大将白起率军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俘虏24万人头,占领五城;率军攻魏,活捉魏三将,斩首1.3万。在与赵国将军严嘉的战斗中获胜后,他把对手的两万名俘虏扔进了黄河。攻打韩国洪城,又斩首五万。在与赵军长平的战斗中,40万俘虏全部被活埋。此役前后有超过45万赵国军队被斩首活埋。根据司马迁的记述,白起率领的军队斩首近90万人。

简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对秦军被斩首的次数进行了统计:

“公元前331年,魏大败,八万人斩首;312前,破楚者在丹阳,斩首八万。前307年,益阳破,斩首六万人。301年前,被重丘打败,斩首两万;前三百年攻楚取襄城,斩首三万;前293年,韩魏联军败于伊阙,斩首24万人。前280年,攻赵,斩二万;前275年,破高丽军,斩四万;前274年,禹卫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前260年,赵军败于昌平,45万人死于坑中。前256年,攻打朝鲜,斩首四万;又攻赵,斩九万;前234年,赵平阳被袭,斩首数百……”

当然这个统计只能是一部分。

皇甫谧《帝王世纪》说:“算上秦、山东六国,尚有五百余万士兵,人口应在一千万以上。而秦也是诸侯,下辖三十六郡。被它杀死的三个相隔两个。”换句话说,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死伤了三分之二的军民。

由于古今大多数历史学家热衷于歌颂秦始皇和嬴政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而被秦吞并的六国究竟有多少人死于战争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人们只能从史籍中看到嬴政巍峨的丰碑,却看不到被征服者砍下的堆山之头。

战胜者对人民的屠杀大多是在战役之后。外族入侵后,* * *军与农民军之间的攻防战,当进攻一方遇到忠诚的反对派,但最终仍取得胜利时,一场不分军民的报复性屠杀很可能发生。《史记》中最常见的词是“屠”、“屠城”、“米兔”。这个极其简单的记录,标志着当时一场可怕的集体屠杀。这种屠杀可谓是一本历史书:

《高涵纪一》记载,刘邦派人讨伐楚国大司马周胤。周胤抵挡不住刘邦的诱惑,背叛了楚国。他领兵在六处屠戮百姓,又在九江领兵投奔刘邦的大将黥布,和他一起屠城父。最后只有陆没被俘虏,刘邦大怒,要调动各路人马在当地进行血洗。

《吉翔传》记载,项羽来到函谷关,看到刘邦的军队闭关,向君无法前进。据说刘邦正在咸阳大开杀戒。

《史记·侯周伯世家》记载:陈毅起兵谋反,刘邦命令周波率军讨伐陈毅,周波杀了陈毅镇守的马邑城;燕王卢绾造反,周波作为丞相代替樊哙率军平叛,屠戮浑都卢绾。

《后汉书·耿弇》记载,耿弇作为将军,平定四十六郡,屠城三百,未尝败绩。

《三国志·魏徵·于迅传》记载,自董卓在京谋反后,城中百姓纷纷东撤,大多留在彭城一带。曹操率军至此,杀了数万男女,抛入泗水,致使泗水断绝。陶谦,曹操的杀父仇人,带领军队驻扎在婺源。曹操无法推进,于是率兵从泗水以南攻占绥棱、夏秋等县。所到之处,任人宰割,不留鸡犬,城中行人。

《朱残传》记载,朱残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昌达”。他的部队在战争中缺粮少草,一时抢不到东西充饥,就把百姓的婴儿杀了蒸了吃。朱灿对士兵们说,“哪里有比人肉更美味的食物?只要我们去的地方还有人,我担心什么?”后来,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带领手下把掠夺来的妇孺煮成食物分发给士兵。后来居然发展成“个人税”来补充男女弱者的军粮。

上述案例中,东汉开国大将耿弇杀人最多。东汉建国初期,* *有十二州,每州六至八郡,各郡七至八郡,* *有大小城约七百座。光是耿弇的部队就消灭了300多个城市,占全国城市的40%。每个城市的平均人口是一万,加起来有三百万。这时,人民的头被想当皇帝的人当作龙椅的障碍,用刀一扫而光。

东汉在新皇帝王莽死后建立,经历了21年的大混战。白阳先生在《中国人民历史大纲》中对长期的政权更迭混战造成的人口减少做了统计:

“首都长安和其他十六个郡的人口平均减少了77%。长安人口战前为68.2万,战后仅为28.6万,减少了58%。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西和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战前有69.9万人,战后只剩下21万人,减少了97%。战前全国人口600.5万,战后人口减少到83.44万。也就是说,* * * 5170600人死于改朝换代的战争。这些人除了战死沙场、死于饥饿的士兵外,都被屠杀了。”

在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的战争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其中,清朝取代了明朝的战争。从1627年陕西农民发动暴动,到1682年吴三桂等三藩被平定,历时55年,一亿多人死于战乱。柏杨先生的统计可以大致推断出其他朝代带来的灾难和屠杀。可见很多皇帝的宝座都是建立在人民的骨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