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第三次赴京赶考的学者所体现的哲学

哲学上体现了意识可以调节人的生理活动的观点。

从心理学上讲,这个故事强调了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对人的引导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也和学者的认知特点有关。他更喜欢听积极的解释,他坚信这本身就需要一个新的强大的积极信念系统,而两个不同的解梦者有不同的投射,也就是不同的解释,只是因为概念系统的不同。

附原文:

一个秀才第三次去北京赶考,住在他经常住的一家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他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了,他戴着帽子,打着伞,第三个梦是他和心爱的堂弟光着身子躺在一起,但背对着背。就在考试前做了这个梦,好像有什么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先生一听,连续拍大腿说,“你最好回家。你想想,在高墙上种菜不是徒劳吗?戴帽子打伞不是没必要吗?和表哥光着身子躺在一张床上,却背对背,不是不可能吗?”秀才听了,心灰意冷,回到店里收拾包裹,准备回家。

店主很惊讶,问:“明天不是要考试吗?”你今天为什么回家?"书生这样一说,店主乐了:"唉,我也会解梦了。我认为你这次肯定能通过考试。你想想,上墙种菜不是很高吗?戴帽子打伞不是双保险吗?光着身子和表妹躺在床上,不就说明你该翻身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参加考试,居然得了一个探花。

可见,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只是被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影响。人必须改变被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