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冬小麦主要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对肥料需求的特点
冬小麦全生育期,由于自然条件、品种、栽培技术、施肥水平不同,所需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差异很大。根据现有数据,在目前的中等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公斤种子,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公斤氮和磷(P20)。)1.5公斤,钾(K. 0)4公斤;在}500 kg/ha的高产水平下,100kg/粒吸收的氮素变化不大。七,但磷钾用量有明显增加,说明高产冬小麦更强调磷钾肥的施用。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绝对量或吸收率不同。高产冬小麦氮素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分蘖至打顶,此时麦苗较小,但该阶段氮素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13.5%;另一个是拔节到孕穗期。在此期间,植物生长迅速,对氮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一阶段吸收的氮素量占总吸收量的37.33%,是各生育期氮素吸收较多的时期。磷、钾的吸收一般随着冬小麦的发育而增加;拔节期后,吸收速率急剧增加,孕穗期后几乎吸收了40%的磷和钾养分。一般中产量冬小麦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趋势与I产量冬小麦相似,但越冬前氮素吸收不如高产冬小麦;但返青期对氮素的需求高于高产冬小麦,孕穗期对钾的吸收速率高于高产冬小麦。
(2)冬小麦施肥技术
1.基肥冬小麦生育期长,需要土壤持续供应,基肥要充足。小麦的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以适当的无机肥。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证小麦稳产的角度出发,基肥用量不宜过多。在高产条件下,基肥用量应为肥料总量的40% ~ 50%,具体施用量应综合考虑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留茬、气候、肥料种类和性质等因素确定。基肥的施用方法和用量取决于施肥的种类和质量。如果施肥量大,要整层施,粗肥深肥,细肥浅施或集中施在中层。如果施肥量少,挖沟浓缩。小麦施基肥常用的方法是摊在地表再翻耕,将肥料均匀拌入整个耕层。
2.种肥集中、贴近种子,肥效高、快,对培育秧苗作用显著,特别是在土地贫瘠、底肥不足的情况下。小麦苗期对磷反应敏感,前期施磷很有必要。但磷施入土壤后,很容易被固定为非利用形态。作为种肥,减少了与土壤颗粒的接触表面,增加了根际附近的有效磷浓度,促进了小麦对磷的吸收,提高了磷的利用率。种肥可沟施或拌种,拌种量一般为每公顷硫酸铵75公斤,过磷酸钙150公斤。或者施磷酸二铵150kg。
3.苗肥的作用是促进冬前分蘖,巩固早期分蘖。幼苗肥料应在三叶期之前施用。幼苗在消耗自己的养分之前,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这时候就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否则分蘖就会推迟,甚至不分蘖。但如果施氮过量,幼苗会白白生长,易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因此,适宜播期、肥力高、底肥和种肥充足的麦田,分蘖期不追肥。但对于个别长势差、分蘖少、土壤肥力差、基肥和种肥施得少,特别是不施氮肥的麦田,应先施分蘖肥追肥再浇水,促进弱苗壮苗。苗肥用量一般为总用肥量的20%左右。
4.越冬后,随着气温升高,麦苗进入返青期。对冬前分蘖达标、群体适宜的壮苗,返青期一般不施肥,对壮苗要控肥控水。对于冬前长势差、单株分蘖少的弱苗,冬季有冻害、死苗的田地,如果没有越冬肥或冬季覆盖肥,应尽早施返青肥。返青肥应以速效肥为主,也可施腐熟有机肥。需要注意的是,早春低温是小麦幼苗返青的主要限制因素,返青期施肥浇水会进一步降低地温,造成管理被动。因此,冬小麦管理要施足基肥和种肥,缺肥要在入冬前或入冬后补施,争取早春不施肥浇水。
5.拔节和孕穗期的肥料拔节到孕穗期是小麦最需要肥料的时期,也是施肥效率最高的时期。小麦拔节孕穗期施肥是促进成穗、增加粒重、保证增产不可缺少的环节。拔节期和孕穗期施肥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看群体大小,分蘖是否下降;二看叶色是否变淡;第三,看器官延伸。对于群体大、叶色深绿、叶片下垂宽、拔节期死蘖少的壮苗,拔节期应控制肥水,加速无效蘖死亡。如果叶片平直,大小适中,拔节期褪色,说明小麦的生长中心已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一般每公顷施纯氮30 ~ 50公斤。
6.根外追肥实践证明,孕穗期至灌浆前期小麦叶面施用速效肥或氮肥,对增加粒重和产量有明显效果。叶面喷施一般每公顷用液750公斤左右。使用的浓度是. 2%的磷酸二氢钾,5%的草木灰,1% ~ 2%的尿素和过磷酸钙。1喷涂可以在刷毛刷洗初期进行,第二次喷涂可以在1周后进行。